一、什麼是「超音波」
人類的耳朵只能聽到20Hz~20000Hz範圍內的聲音,任何大於20000Hz的聲波或振動,超出人類耳朵可以聽到的聲音範圍,所以叫做超音波。
超音波感測器是由超音波發射器、接收器和控制電路所組成。當它被觸發(Trig)的時候,由發射器對著特定方向,向外發射一連串40kHz的超音波,當超音波碰撞到障礙物反射回來,就可以從接收器接收回音(Echo)。
如果超音波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是340m/s(每秒340公尺),就可以利用超音波碰到障礙物往返的時間,測量出距離有多遠。在生活上有許多是結合超音波測距感應原理,例如:倒車雷達、盲人專用杖、視力保健裝置。
二、超聲波測距的原理
超音波測距感應器測量距離的方法是發射與接收聲波,測量其時間差以計算距離。如果聲波的反射角過大時,接收端無法接收到反射回來的超音波,就會造成距離無法測量,所以小車和障礙物的夾角太小,就容易發生問題。所以有一些小車裝了多個感應器,來減少避障的死角。